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产品的经济方面内容被统称为“银发经济”,这是官方正式进行了定义。银发经济护佑幸福晚年,关键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提供老龄人群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保证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同义词就是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
发展银发经济是充分呼应并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从财富储备、人力资源、物质服务、科技支撑、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明确了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其中对扩大健康产品服务、发展养老金融、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打造老年宜居环境等做出了部署安排。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范畴,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总体考虑。
以老年需求为导向,引导银发经济市场化
目前,我国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加速向重度老龄化,而我国银发经济现状难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部署。银发经济政策出台补齐了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政策中的经济产业政策关键一环,将银发经济推入到快速发展轨道。
据了解,我国从中度老龄化加速迈向重度老龄化。全国60/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22年的2.8/2.1亿 占总人口19.8%/14.9%快速增至2035年的4.0/3.27亿占总人口 29.6%/24.2%,并于2050年前后到达峰值5.0/3.93亿 占总人口 40.6%/32.0%,我国老龄化速度快,将在近十年间走完中度老龄化阶段,向重度老龄化阶段全面进展,用时与日本11年相近,大幅超过法国的28年和德国的36年,规模大,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占全球比例26.9%,高于我国总人口占全球比17.6%;未富先老,我国65岁人口占比14%时,人均GDP 1.26万美元,日本于1994年到达14%,人均GDP已达到3.99万美元。
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老龄事业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面向老年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品类不丰富 质量普遍不高,与多元化 差异化 个性化需求矛盾日益突出。银发经济政策的出台,以市场化思路化解老龄事业发展难题,内涵升级凝聚快速发展的共识基础。政策从原有“老龄经济”扩展至“老龄经济+备老经济”,外延在公共性的民生事业基础上扩增了市场化的“潜力产业”,概念清晰有利于引导要素流入市场主体发育和产业集聚发展,凝聚推动银发经济快速市场化发展的共识,体系化政策形成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以银发经济新风口,引导经济内需新增长点
我国银发经济将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银发经济在轻度老龄化阶段以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服务业为主,中度老龄化阶段以市场主导的银发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为两大发展支柱,重度老龄化阶段整个国家经济均呈现银发特征 伴随老龄化进程和消费水平提高,我国银发经济将遵循国际一般经验规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国家信息中心 复旦大学等相关测算,银发经济规模将从当前7万亿元 约占GDP6%,增长至2035年的21.7万亿元 约占GDP 10%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老龄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杜鹏近日指出,银发经济政策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我们要大力夯实银发经济基础,展望银发经济发展态势,当前须顺应老年人消费升级趋势,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特别是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银发经济将为扩内需、稳投资提供广阔市场空间,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又一增长点,银发经济中,“银”中藏“金”,“银”就是“金”,让我们一起拥抱新机遇。